劉 一璇 的文章列表
從標準化治療到「個人化治療」:癌症「替身醫療」的臨床應用
隨著精準醫療成為癌症治療趨勢,癌症患者在尋找有效治療方案的過程中,傳統的基因檢測已不再是唯一的工具。其中,「替身醫療」(...
引起黃疸的原因眾多 醫示警快檢查!小心已罹胰臟癌!
34 歲男子臉色變黃,原以為是肝出了問題,沒想到竟是胰臟癌,其實他原本是知名電子大廠工程師,2 年前因壓力大而辭職,在家...
男性頻夜尿、背痛! 泌尿科醫示警:恐已患攝護腺癌
一名李先生 58 歲,是科技業高階主管,定期健檢發現,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攝護腺癌指數)逐年升高,經磁振造影 MRI...
口腔癌癌前病變「黏膜上出現紅色斑塊」 醫:戒掉檳榔能防「口腔癌」
口腔癌是台灣青壯年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男性得到口腔癌的年齡中位數為 52 歲,與其他主要癌症的...
「射頻消融術、微波消融術」治療肝癌 影像定位精準度是成功關鍵
一名 57 歲許先生患有慢性 B 型肝炎及肝癌病史,8 年前曾接受手術治療。追蹤檢查發現肝臟腫瘤指數逐漸上升,一度飆升至...
如何讓癌症營養補充品更有效、長期治療更省錢? 專家:需搭配營養師
大部分的癌症病友,都曾在化放療期間有過營養不良的問題,甚至有些人因為營養不良導致體力差,進而釀成中止、延後治療或降低用藥...
「照顧情緒」和「治療」一樣重要!「心理腫瘤醫學」喚起對癌友心理照護的重視
台灣心理腫瘤醫學學會(TPOS)理事長鄭致道指出,癌症病人的情緒照顧,如同身體症狀一樣重要,關注罹癌者不同治療階段的心理...
癌症治療好累!血液腫瘤科醫師張文震教你如何調節體力
癌因性疲憊(cancer-related fatigue, CRF)是一種普遍、主觀的感受與經驗,顧名思義,是因為癌症或...
「癌症免疫藥物」釀嚴重過敏怎麼辦?長庚最新研究破解皮膚不良反應機制
根據台大醫院的衛教資料指出,為了對抗癌症並研究免疫系統和癌細胞之間的關係,臨床上發明了許多抗癌藥物,其中,研究者發現免疫...
注意!「痣」突然顏色改變、流血、出現無法癒合的傷口 都是「皮膚癌」的臨床症狀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不論臉部、軀幹、手腳、頭皮、甲床或口腔都有可能產生皮膚癌。醫師特別提醒,皮膚癌的表現可能是多變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