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健署 109 年癌症登記最新資料,大腸癌發生人數為 1 萬 6,829 人,發生年齡中位數為 67 歲,較 108 年 66 歲晚 1 歲,而男性大腸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出 1.5 倍。
依癌症登記資料統計,發生大腸癌者有近 9 成(88%)為 50 歲以上的族群,且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升高,為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因此,國健署提供年滿 50 歲至未滿 75 歲之民眾,補助每 2 年 1 次定量免疫法糞便潛血檢查。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揪出潛「腸」危機 2 步驟
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呼籲,為了揪出潛「腸」危機,請民眾積極執行篩檢 2 步驟。也特別提醒男性朋友,努力工作打拼之餘,也請注意身體健康,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檢。
- 定期篩檢:定期接受癌症篩檢做糞便潛血檢查,科學實證研究顯示,定期接受篩檢,可減少 29% 晚期大腸癌發生率,以及有效降低 35%大腸癌死亡率。
- 及時鏡檢:當糞便潛血檢查結果呈現異常時,要儘速接受大腸鏡檢查,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把握治療黃金期。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在家輕鬆採檢:糞便潛血檢查
吳昭軍提醒,大腸癌早期並未有明顯症狀,糞便潛血檢查目的就是為了在尚未出現臨床病兆前,找出可能之腸道病變或罹患大腸癌之徵候,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降低潛「腸」危機。
糞便潛血檢查相當簡單,沒有侵入性,檢查前不必限制飲食,只要查詢住家附近的癌症篩檢活動或醫療院所資訊,至鄰近醫療院所領取採便管,在家以採便棒刮取糞便並儘速送回醫療院所,就可輕鬆完成篩檢。
篩檢結果陽性:大腸鏡檢查
吳昭軍進一步說明,我國實證資料顯示,糞便潛血檢查結果為陽性者,若超過 6 個月不做大腸鏡檢查,罹癌風險會增加 30%;而超過 1 年以上才做大腸鏡檢查,罹患晚期大腸癌的風險則增加 2.8 倍。
然而篩檢結果為陽性的人也無需驚慌,根據資料顯示,早期大腸癌診療的存活率高,5 年存活率達 9 成以上,但第 4 期大腸癌 5 年存活率則不到 2 成,所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以避免進展成晚期大腸癌,提高存活率。
吳昭軍提醒,篩檢結果異常時,請儘速至醫療院所安排大腸鏡檢查,如檢查發現息肉,可同時進行切除,就可以儘早阻斷癌前病變的發展,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文 / 黃慧玫、圖 / 黃懷賢
延伸閱讀:
糞便出血不一定是大腸癌!常見有四個原因釀禍
大腸癌預防從飲食做起!「彩虹飲食法」助防癌、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