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國人婦科癌症有很大的改變,從民國85年至105年的20年間,子宮頸癌發生率下降了66%。曾經是婦女排名第1名的癌症,現已降至第9。同時間,子宮體的癌症(主要是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機率卻逐漸上升,在20年間上升至近乎3倍,成為女性排名第6的癌症。
不同於子宮頸癌只發生於已有性生活的女性,子宮內膜癌在未曾生育者發生的機率更高,林新醫院婦幼中心副院長何師竹表示,子宮內膜癌發生的年齡,從40歲後到70歲,以55歲為發生的尖峰。
「排卵功能正常的女性,每個排卵週期子宮內膜在卵巢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下生長、剝落,週而復始。如果發生長期的排卵障礙,缺乏黃體素對內膜結構的調控,會導致內膜年長日久逐漸增厚、發生病變,甚至子宮內膜癌的發生,」何師竹表示。
何師竹指出,現代生活中有很多烴類化學製品,有類女性荷爾蒙作用;還有國人整體的飲食習慣西化,趨向高油脂和熱量,以致體內雌激素長期遍高、造成排卵障礙,並且刺激內膜過度生長,這些都是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增加的因素。
子宮內膜癌症狀有哪些?
子宮內膜癌患者通常會有不正常出血,包括月經週期紊亂、長期持續性出血、月經長久不來後突然大量出血,或者停經後的出血。檢查方面,醫師會依照病友的症狀,安排內診、經陰道或直腸超音波檢查。如果發現子宮影像可疑,醫生會採取內膜做病理檢驗。
何師竹表示,早期診斷的話,子宮內膜癌有治療率很高,第一期患者幾乎全數可以痊癒。治療以手術為主,對於已有轉移的,或手術後有轉移疑慮的,則會追加放射線或抗癌藥物,仍然有很高的治癒率。
這2種人要特別留意
何師竹特別提醒以下兩個族群是子宮內膜癌的高風險族群,其一是年長的未婚女性,她們對月經的生理瞭解較為不足,且對接受婦科診療有所忌憚,常常將異常出血解釋為「更年期的症狀」而延遲就醫。
第二個族群是年齡在40歲以下有長期排卵障礙的女性,何師竹說,「她們的臨床特徵是肥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30,其中不乏體重在70公斤以上的人,『不孕症』是這族群常見的問題。」
何師竹補充,這些有排卵障礙的婦女,如果想保有生育功能,必須至少使用高劑量黃體素6個月,同時服用降血糖藥物,追蹤至病灶消失為止。「加上控制飲食及努力運動,使血糖及體重下降,方可恢復正常的排卵及生育。」
何師竹表示,預防子宮內膜癌,最重要的還是儘早就醫,一但發現陰道異常出血或分泌物就要提高警覺,「尤其是體重過重、糖尿病或患有耐糖不良的女性更要特別留意,以更早期發現病灶、及早治療。」
延伸閱讀:
20萬台灣女性子宮內膜異位! 「頻繁出血、經痛」可能發展成3種癌症
文/林以璿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