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沉默癌王!國衛院找到胰臟癌「新標靶蛋白」精準殺毒

20240304_胰臟癌初期幾乎無症狀!國衛院發現「新標靶蛋白」精準治療胰臟癌,治療現新生機

胰臟位於腹腔深處,腫瘤發生初期幾乎無症狀,所以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胰臟癌轉移、惡化速度很快,因此罹患率與死亡率幾乎一樣,治癒機會低,也是目前預後最差的癌症之一,被喻為「沉默癌王」。

目前胰臟癌在台灣癌症死亡率排名第七位,現有治療方法除外科手術外,還有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及免疫治療等,但治療成效有限,近年來,更利用次世代定序方式發現胰臟癌高度變異的基因成為趨勢。

國衛院癌症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洪文俊指出,常見的變異基因如:K-RAS、TP53、CDKN2A、SMAD4等。此外腫瘤組織通常存在其他異常基因,但有些突變率較低的基因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基因突變調控新發現

根據臨床統計,大約有6-10%胰臟癌病患帶有RNF43 (ring finger protein 43) 基因突變,RNF43是調控WNT訊息傳遞路徑的一個穿膜蛋白,具有E3泛素接合酶的功能。

RNF43 基因還可藉由分解WNT受體 Frizzled (FZD)來促進幹細胞分化及器官發育,近期被國衛院和高醫大研究團隊,首度證實裡面有一處新穎泛素化標靶蛋白 B-RAF ,也在胰臟癌發生扮演重要角色。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抑制胰臟癌細胞「殺毒」

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洪文俊特聘研究員與高雄醫學大學陳立宗講座教授的合作研究團隊發現RNF43基因變異的胰臟癌細胞,對於MEK(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kinase)抑制劑特別敏感。

同時也在細胞及小鼠模式實驗中證實,共同使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對RNF43變異的胰臟癌細胞有強烈的協同毒殺效果,能有效抑制腫瘤的生長,讓胰臟癌治療出現另一曙光。

次世代基因檢測有望納保

若未來民眾進行基因檢測,在用臨床上合併使用B-RAF抑制劑與MEK抑制劑來治療數種癌症,例如併用MEK抑制劑與WNT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胰臟癌細胞生長。

健保署規劃於今年五月將癌症病人次世代基因檢測納入健保給付,期望此研究成果能作為未來胰臟癌治療上的參考,對於個人化精準醫療提供更大的助益

文/謝承恩 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