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痛」竟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症狀!組合療法更能避免抗藥性

0601-背痛_高風險攝護腺癌

衛福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攝護腺癌排名台灣男性十大癌症第五名,平均每10萬男性就有29.4人罹患攝護腺癌;攝護腺癌也被稱為「長壽癌」,但醫師提醒,對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患者來說,一定要更積極的治療,才能有效延長生命與生活品質。

大家對於攝護腺癌的印象,常常是癌細胞進展、擴散較慢,而且只要早期發現、治療,治癒機率相當高。對此,高雄長庚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陳建旭表示,雖然不能說觀念錯誤,但是容易讓人輕忽了攝護腺癌的危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僅3

「並非所有的攝護腺癌都一樣,研究發現有些攝護腺癌屬於高風險類型,若不及早積極治療,對生活品質的影響很大。」陳建旭指出,目前對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定義條件,主要是葛里森分數8分以上、多處骨轉移、內臟轉移。3項中符合2項就算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

若是符合這幾個條件,患者可輕忽不得。大型研究發現,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的存活大概3年以內;國內包括台大也做過一些分析,亞洲人大概只有2年多的存活時間。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排尿狀況差、強烈背痛,小心是攝護腺癌轉移症狀

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的生活品質也會劇烈下降,而且常會被病人當成「老了、排尿狀況不好很正常」或是因為轉移到骨頭,經骨科、復健科轉介才確診。

陳建旭分享,近日診間中有一名74歲的男性,來的時候背痛到需要坐輪椅才能移動,本來以為是骨質問題,但是骨科醫師發現不對勁,來到泌尿科檢查後才發現是攝護腺癌骨轉移。

「患者的葛里森分數是9分,而且肺部、骨頭也有轉移的病灶。」陳建旭表示,這就是典型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症狀。

治療晚期攝護腺癌,過去多以荷爾蒙治療為主,但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使用荷爾蒙治療的一年內,容易出現「抗藥性」,導致治療效果變差。

新一代荷爾蒙標靶藥物助存活期延長!

不過,隨著醫療進步,在醫師評估下,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確診後,採取傳統荷爾蒙合併新一代荷爾蒙標靶藥物的組合治療,能夠有更理想的治療效果。陳建旭提到,新一代荷爾蒙標靶藥物在控制癌細胞生長的機轉可分為兩種途徑:

一、從上游阻斷癌細胞的糧食,也就是雄性荷爾蒙,使其凋亡萎縮

二、阻擋下游男性荷爾蒙與癌細胞結合作用,進而抑制其增生和轉移。

這兩類藥物都可在短期內快速降低患者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讓此類病人平均存活期延長近一年半,且目前已經有健保給付。

像是近日來到診間的伯伯,申請了新一代荷爾蒙標靶藥物後,大約2個月之後下背就不疼痛了,能夠自己走進診間。PSA數值也從一開始的190,降低到了5(正常數值為4)。

「很多患者是因為排尿症狀,或是健康檢查而意外發現的,或是有脊椎轉移的患者,可能忽然背部疼痛,在神經外科開刀發現轉移。」陳建旭指出,無論病症是如何發現,關鍵是放對心態,積極治療改善疾病。

50歲以上男性不妨抽血檢測PSA數值

過去許多癌症證實和慢性發炎相關,而攝護腺癌也是如此。目前證據顯示有性病史,或攝護腺炎的男性有較高的機會得到攝護腺癌。

攝護腺癌的好發年齡相當晚,但在60歲以後發生率則大幅上升,且年齡愈大,罹患攝護腺癌機率愈高。過去研究也發現,分析許多年長男性的攝護腺,其實都有嚴重程度不一的攝護腺癌細胞存在,大約只有六分之一會被檢查出來。

攝護腺癌9成都好發在60歲以上男性,但如果家中有罹患過,個人罹患攝護腺癌的機率為常人的兩倍。若父親與兄弟都罹患攝護腺癌,就會增加為四倍。因此陳建旭醫師建議,50歲以上可以抽血檢查PSA指數,有家族史者建議45歲以上就開始做。

文/林以璿、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攝護腺肥大也可能引起急性腎功能惡化!藥物治療外還有什麼選擇?

6 成病人延誤就醫!攝護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醫:可從尿液判斷

攝護腺癌都一樣?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太兇狠,及早積極治療助延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