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護腺癌長年盤據臺灣十大癌症之列,近年台灣的攝護腺癌發生率及死亡率也不斷升高。國內約有三成攝護腺癌患者診斷時已經發生轉移。醫師指出,轉移性攝護腺癌若合併有細胞惡性程度格里森分數高於8分、多處骨轉移和內臟轉移,則屬於高風險的轉移性攝護腺癌,必須積極治療。
癌症長年蟬聯國人的十大死因第一,令人聞之色變。然而,許多人對於「攝護腺癌」卻沒有這樣的警戒心,在我們的印象中,攝護腺癌的疾病進程慢,又很少有不舒服的症狀,即使到遠處轉移的晚期患者仍然保有相當的餘命。
振興醫院微創手術科主任蔡昇翰指出,攝護腺癌進程並非一致。雖然早期攝護腺癌,5 年存活率可以接近 100%;即使攝護腺癌症轉移後,也近半數能存活超過5年但若罹患的是「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患者存活機率就會大打折扣。而且,由於攝護腺癌喜好骨骼轉移,可能進一步造成腰酸背痛,骨質脆弱與骨折,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如何找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醫師列舉4大條件
「當確診為攝護腺癌時,應該先了解疾病的情況,並跟醫師溝通自己是否屬於『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蔡昇翰以罪犯來比喻攝護腺癌,即便都是罪犯,也有小偷跟殺人犯的區別,及早知道自己面臨的是哪種罪犯,才能使出相應的制裁手段。
最令人擔心的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具有四大指標:首先是癌細胞惡性程度格里森分數8分以上;其次為骨轉移超過3處以上;第三項是出現內臟轉移;第四項則是10個月內PSA指數倍增。如果四項條件符合越多項,就代表惡性度越高。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荷爾蒙療法是轉移性攝護腺癌治療主力!合併新型抑制劑改善預後
許多人拒絕治療攝護腺癌,是誤以為治療手段以副作用大的化療為主。不過蔡昇翰澄清,轉移性攝護腺癌的主要治療方式為荷爾蒙療法,可以用藥物注射與睪丸切除兩種方式達到男性荷爾蒙的抑制,阻斷癌細胞能量來源。
「不過,傳統荷爾蒙療法無法全面阻斷男性荷爾蒙,約有百分之十三到百分之四十六的患者沒有辦法達到理想的去勢濃度,這樣一來身體將來比較產生荷爾蒙的抗藥性,導致治療失敗。」一旦邁入荷爾蒙抗性這個階段,攝護腺癌患者的病情會迅速惡化。
蔡昇翰建議,新一代荷爾蒙藥已在109年5月起納入健保給付,具體治療方式是在確診為高風險轉移性攝護腺癌時,透過傳統荷爾蒙治療合併使用新型男性荷爾蒙合成抑制劑,能減緩疾病惡化,延長後線藥物的使用時間,存活率提升至近1年半。
50歲以上男性留意PSA數值!及早打造專屬癌症療法
蔡昇翰提醒,攝護腺癌初期和良性的攝護腺肥大很像,最主要的症狀就是排尿困難。當癌細胞侵犯到其他生殖器官的部位,像是儲精囊,會出現精液帶血、射精疼痛的現象;若是發生骨轉移,可能會引起骨骼疼痛、骨折,或是脊椎受到壓迫出現神經的症狀。
提醒 50 歲以上的男性,需特別注意「攝護腺細胞產生的蛋白質指數(PSA)」,若是數值異常,可以找泌尿科醫師進行相關檢查,確認是否有異。
即使確診為攝護腺癌,也不用悲觀,隨著抗癌的武器越來越多,患者的治療選擇越來越多元有效,只要跟醫師充分溝通,就能夠打造一款最適合你的癌症療法。
文/林以璿 圖/蘇鈺婷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