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究:保健食品無法降低癌症死亡率 「營養」可能餵給腫瘤

保健食品-01
  • 癌症已經連續36年列為國人十大死因榜首,「吃保健食品」維持健康成為許多人的日常生活,有不少研究指出補充維生素、鈣片、鐵劑等,可以降低癌症的發生機率。但在美國一項追蹤研究中,卻發現保健食品長期來看,「對死亡率根本沒有差。」

年齡不同,補充效果也不同

這項研究由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Christian Abnet博士主持,在1985年開始調查中國山西省臨縣18~100歲的3萬人,當地居民的食道癌、胃癌等癌症發生機率一直偏高,因此團隊給他們補充β-胡蘿蔔素、維生素A、C、D、E、B群、鈣、鐵、碘、磷、鉀、鎂、鋅、銅、錳、硒等營養素,觀察是否能降低罹癌率。

補充的時間從1985~1991年,隨後對這3萬人進行追蹤,在2001年做的第一次追蹤分析中,發現整體死亡率微幅下降,但55歲以下的人降低了17%、55歲以上的人升高14%,顯示對年輕人似乎特別有用,但對年長者反而有害;其中,硒、維生素E和β-胡蘿蔔素也對死亡率有明顯降低的作用。

但在跟訪26年以後,發現這些補充品對總體死亡率並沒有明顯影響,除了上述提到年齡層的差異之外,這些受試者可能不會死於食道癌,但會併發其他癌症、心血管疾病、中風等,像β-胡蘿蔔素就會引發肺癌風險。團隊認為,這代表「補充營養藥劑對營養不良的人並沒有好處」。

營養過多可能是疾病來源

團隊表示,以前的微量營養素干預試驗,大部分都只測試1、2種補充劑,短期內似乎降低了死亡率,但測試3種、或更多種維生素跟礦物質時,對人體並沒有特別的影響。而現在市面上的維生素、補充劑都強調「幾合一」,其實心理效用大過實際效用。

團隊認為,這代表現在流行病學強調「缺乏營養造成疾病」,可能是一個不太正確的歸納,或許正是這些營養素造成疾病。而補充劑的人體吸收率差,單劑量都會做得比較高,如果天天吃,也會引發身體負擔,對於營養不良的人並不是最好的補充辦法。

像是被認為有降低乳癌發生率的微量元素「硒」,雖然缺乏會造成疲勞,引發甲狀腺功能低下、氣喘、甚至心肌炎,但攝取過量同時也會造成疲勞,引發掉髮、關節痛,如果認為自己是營養不良,狂補充營養,反而會引發更多疾病。

多吃蔬菜水果勝過保健食品

團隊表示,經過30年的觀察,發現補充營養只在年輕時、前期有用,而不同種類的營養素可能一方面補足了身體某部分的缺乏,一方面傷害其他器官或組織。

至於為什麼年輕時有用,團隊認為,可能是身體還沒有明顯遭到破壞,所以補充營養可以修復某些部分,但營養攝取超過一個「臨界點」,就會轉成壞處。研究也發現,在已經發生癌症的人身上,補充單次、高劑量的維生素可能是有害的,比起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維生素更能補充「腫瘤長大」需要的養分。

團隊認為,這個發現,再對照其他從蔬菜水果中攝取營養的研究,可以了解蔬菜水果所含的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等,才是真正人體所需的營養鏈結,造成的傷害也比較小。不過短期內快速補充,還是有一定的效用,只是聽從醫生建議會更完善。

參考資料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5543512/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098709/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2664089/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