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家族化!20歲男大生治療1年後爸爸也確診罹癌

大腸癌-01

「他才20歲,是個大學生,就確診大腸癌第4期,治療11個月之後,有天帶40多歲的爸爸一起來,原來也確診大腸癌第4期,他媽媽一下子變成兒子也罹癌、先生也罹癌,真的快哭了。」北醫附醫副院長李冠德說,現在大腸癌的家族化更明顯,可能是飲食習慣不良,造成加強病變基因的凸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大腸癌年輕化

李冠德說,過去在台灣,都認為大腸癌是西方人的疾病,因為大腸癌跟肉食多、愛吃煙燻食物有關,「結果愛吃香腸的歐洲人,現在的大腸癌得病率反而比我們少,台灣變成幾乎是世界第一的大腸癌國家。」

像是那位大學生,平常也不菸不酒,有時候緊張會拉肚子,但一出現血便的時候就已經是大腸癌第4期。李冠德說,最近20、30歲的患者越來越多,這些通常都是因為有家族病史,結果果然爸爸也得到。「但過去基因的影響不明顯,最近可能是因為飲食習慣不良,創造讓疾病基因發作的環境,把它帶上來了。」

而政府設下的腸癌篩檢是從50歲開始,李冠德建議,其實從40歲就應該要有警覺了,因為現在的發病年齡層實在越來越低,只要家族裡有人、不管是叔叔、伯伯、阿姨,最好要去做大腸鏡篩檢,一發現息肉就馬上剪掉。「因為有90%的腸癌在變成癌症前,都會先有息肉的出現。」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大腸癌的危險因子

李冠德也提醒,如果要預防大腸癌,第一步要先改善自己的飲食習慣,一個是不要吃太多肉、要吃高纖維食物、還要減肥,因為體重過重跟大腸癌也很有關係。陳鴻華也說,大腸癌是一個跟飲食有關係的疾病,所以低油、低糖、高纖很重要,還有運動也可以幫助預防大腸癌。

再來則是要避免吃燒烤類、煙燻類的食物,李冠德說,醃漬類反而跟大腸癌比較沒有關係,但是跟胃癌可能有些關係;還有要記得做篩檢,年輕一族可以做大腸鏡、糞便潛血檢查,早期發現,治癒率都很高,如果有篩檢出癌化可能,也要將親朋好友都拉來檢測。

彰化員生醫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吳文傑也說,如果腹部或肛門直腸部位出現持續1個月的不適感,例如腹痛、腹脹、血便、體重減輕、解便習慣改變,也千萬不要拖、趕緊進行大腸鏡檢測。不過李冠德說,目前健保也給付晚期的新型口服藥物,所以也請晚期的患者不要絕望,早點接受治療,還是可以延長生命、增加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免打48小時「奶瓶針」!大腸直腸癌新化療口服藥物納入健保

大完便後,馬桶浮了一層油!是不是大腸癌的前兆?

確診大腸癌後,我有哪些手術方式可以選擇?

糞便潛血檢查是陽性!我是不是確診大腸癌了?

28歲男不菸不酒 重養生仍得大腸癌!醫師:先天基因有異!

文/盧映慈  圖/許嘉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