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癌王」的胰臟癌,發現時往往已是晚期,存活率極低。但作家小彤從2.3公分惡性腫瘤起步,歷經12次地獄式化療與30公分手術疤,硬是撐過來了。她說:「我現在每天醒來,都在提醒自己,又賺到一天了。」從怕針怕痛的醫美老闆,到成為癌症病房裡的超人模範病人,小彤選擇用笑容和行動,對抗最狡猾的癌症敵人。
從沒徵兆的疲憊感 到被診斷為胰臟癌
小彤平時經營醫美診所與公關公司,行程滿檔,起初只是覺得疲倦、便便顏色變淡、臉色發黃,被同事提醒才驚覺異狀。經轉診大醫院後發現膽管阻塞,進一步檢查出2.3公分大的胰臟惡性腫瘤。
她不抽菸、不喝酒、也不胖,唯一的壞習慣大概就是愛吃甜食。她和女兒會一起吃甜點吃到飽,正餐後還要再來一份甜點。面對癌症,她卻異常冷靜,三通電話交代親人、工作和財產:「第一通給家人,第二通告知公司,第三通打給理專安排遺產規劃。」
手術當挑戰 化療像地獄 醫護稱她「超級模範生」
在手術前,小彤也做好萬全準備。因為知道手術後會嚴重消瘦,小彤開始「養胖計畫」,狂吃高蛋白食物、喝雞精,一天甚至喝到四包,結果補過頭拉肚子,被護理人員制止。無非就是希望要讓身體打好底子,不能手術後就垮掉。
她接受的是全球前三權威醫師的胰臟癌惠普式手術,是消化外科最複雜困難的手術,但小彤術後在加護病房,第一晚忍痛練習復健完成排氣、排便,第二天坐起來練習,晚上就轉出加護病房。胰臟癌被醫界稱為「癌王」,五年存活率極低,復發速度快,即便是早期(一、二期)發現,仍有高達六到七成的復發率。這讓小彤深知:「我不能浪費任何康復的機會,一定要拚到底。」傷口長達30公分、插滿管線,卻咬牙照做每個護理師交代的指令。
更難的是化療。她做的是比標準劑量更強的化療,每次住院四天、連續60小時點滴輸注,副作用包括噁心、嘔吐、口腔潰爛、皮膚變薄、胃痙攣、掉髮。即便止吐藥無效,她仍一邊忍痛一邊鼓勵自己:「已經剩50小時了!剩40小時了!」
她還會看喜劇分散注意力,「既然都會痛,那笑就比較沒那麼痛了。」她笑說,自己曾笑到被護理長打趣:「妳是除了產房以外,整間醫院最開心的病人。」她和老公還曾打賭,化療打到第幾次頭髮會掉光,結果老公猜她會剩下兩三成頭髮,最後真的被說中了。小彤甚至留言鼓勵同樣化療的網友:「我撐住了,你也可以。」

怕痛的人變成護理師眼中的「超人」
小彤自嘲:「我是連做醫美打雷射都會喊痛喊停的人!」但治療過程中,她面對找不到血管的抽血、免疫療法的粗針,硬生生忍著,腳抽筋都不吭聲。最誇張一次,打針找不到血管,護理師在她手裡「轉」了兩個小時,她反過來安慰護理人員:「沒關係,妳慢慢來。」
這樣的堅持,也讓她在術後僅花11天就出院──靠的是她在病房裡積極復健運動,不斷練習坐起來、走路、拒絕使用尿布。小彤即使痛也不哭,全靠轉移注意力、倒數止痛針時間、以及一個信念:「活下來,比什麼都重要。」
以前不知道生命意義 現在知道活著就是答案
過去拼命創事業、投資賺錢,還不時想著「活著要幹嘛」。直到癌症,老天爺的當頭棒喝,她才學會停下腳步。化療結束後,她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大體老師意願書,也完成預立醫療自主計畫,「該走的時候不急救,也不拖累家人。」
小彤打趣說:「我願用兩億換五年壽命,所以每天醒來,我都覺得自己賺到十萬塊!」現在的她,會注意路邊的花草樹木和美麗街景,會精算蛋白質、會看房子放鬆、多陪媽媽,也會像朋友一樣安慰病人。

「現在我知道生命的意義,就是好好活著,感受生活一切。」
如果人生能重來,她最想回到爸爸離世的那一天,當時的小彤正在住院化療,聽到爸爸在家呼吸衰竭,卻什麼都不能做,她希望能陪伴爸爸身邊,把他即時送醫,不再錯過任何一個挽救的機會。正是因為錯過,她學會了珍惜每一刻、每一位親人。
如今的她,放下過去十成的努力與零分享福,改為「十分努力、五分享福」,不等老了才開始享受生活。她說:「以前我們總說年輕拼、老了享福,但萬一撐不到那一天呢?」她從女兒的一句話中得到啟發,改變生活節奏,也學會活在當下。
「我不再只是認真賺錢,而是認真生活。」她說自己希望把這段經歷傳遞出去,讓還在抗癌路上的人知道:「你不是孤單的,只要還活著,每一天,都是禮物。」

文/楊依嘉、影/黃子軒、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