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異常超過 1 個月注意!「2 壞習慣」小心養出喉癌

20230408_聲音異常超過-1-個月注意!「2-壞習慣」小心養出喉癌 嚴重要全喉切除

美國好萊塢明星方基墨(Val Kilmer)因肺炎離世,而過往他罹患喉癌,也導致聲音受影響。醫師說,喉癌最常發生原因與「抽菸」有關,若合併喝酒,惡性機率更會增加。但並不是聲音改變就等於罹喉癌,當聲音變化持續性超過 1 個月,且出現喘等症狀,更應留意。

台灣頭頸部腫瘤學會理事長、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呂宜興提到,以頭頸癌部位來看,台灣喉癌個案相對少,最多為口腔癌,接著是口咽癌、鼻咽癌、下咽癌,最後才是喉癌。一般而言,喉嚨長癌症就叫喉癌,主要危險因子為「抽菸」。

呂宜興指出,當尼古丁從口腔、鼻子吸入後,會影響呼吸道,進而有致癌機率;且要留意,抽菸不僅是紙菸,還有電子菸、尼古丁含量較高的菸斗。其中以未過濾的紙菸和菸斗風險最高。

醫:聲音異常不等於喉癌 超過 1 個月+喘要小心

喉癌症狀較為明顯的是「聲音變化」。呂宜興說,但要注意,並不是只要聲音改變,就一定是喉癌,可能是感冒或唱歌等其他原因導致沙啞。醫師說明,當聲音變化持續超過 1 個月,且無法改善等,加上走路、爬樓梯喘,就要特別留意。

呂宜興提醒,不只是單純抽菸,合併喝酒習慣,會加重尼古丁對於聲帶的負擔,導致惡性機率增加。醫師指出,喉癌本身以 50 多歲至 60 多歲為最多,以男性占絕大部分,且 9 成患者是 60 歲以上。

不過,呂宜興指出,不是抽菸一天就會得到喉癌,一般評估至少 15 年菸齡,也就是說,致癌率並沒有那麼強烈,但抽菸的量及時間,也會影響危險度。醫師提到,雖然抽菸、喝酒會引發許多不同的癌症,像肝癌、食道癌或肺癌等,但以喉嚨而言,尼古丁是經過,最後積在肺部,得到肺癌的速度也相對快。

喉癌需要培養的時間更長,因此發生比率沒那麼高。呂宜興說明,也有些人在 40、50 歲肺部就已經出狀況而戒菸,後續罹患喉癌地機率就會下降。

喉癌 3 種治療方式 醫:治療效果較佳

呂宜興提到,喉癌的治療方式大略分為 3 種,一種是電化療、另外是情況較嚴重時,需要全喉切除,會因此喪失說話功能。若是較早期喉癌,則會以雷射手術,將聲帶附近罹癌部分切除。

也因為喉癌較不會有淋巴結轉移,呂宜興指出,大部分病灶都在咽喉,治療效果較佳,有 7 至 8 成的患者即便治療方法不同,仍能穩定病情。

呂宜興

文/張乃文、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馬偕耳鼻喉頭頸部資深主治醫師呂宜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