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療給付擴及肺鱗癌!肺麟癌第 4 期雙免疫治療 2 年 不用再吃癌藥

20240626_免疫治療給付將擴及肺腺癌!肺麟癌第-4-期雙免疫治療-2-年-不用再吃癌藥-

80 歲的楊婆婆 4 年前因為喘和咳血,被醫師診斷是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 4 期,經過化療與免疫治療,加上雙免疫藥物,病況已經改善,目前穩定治療中,不用再吃任何腫瘤的藥物。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表示,4 年前楊婆婆因為喘和咳血被診斷出罹患右中葉肺鱗癌合併骨轉移第 4 期,陸續接受放射治療以及化療和免疫治療,後來改用雙免疫治療(Nivolumab + Ipilimumab),整個療程歷經 2 年結束。

在療程結束前,莊子儀安排正子斷層掃描,發現原本 3.8 公分的腫瘤已經沒有惡性腫瘤的活性,代表在經過治療後,自身的免疫力已經提升到可以控制並殺死腫瘤,於是決定停止所有癌症治療,後續只要透過電腦斷層持續追蹤即可。從每 3 個月追蹤一次到未來 6 個月追蹤一次,目前也沒有任何復發的跡象,現在連一顆抗癌藥都不用吃了。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什麼是肺鱗癌?會出現哪些症狀?

肺鱗癌是鱗狀上皮細胞異常所引起的癌症,又稱鱗狀上皮細胞癌,腫瘤常長在肺部中央靠肺門位置與大的氣管中,容易堵塞氣管造成肺葉萎陷,擴散速度比其他類型肺癌慢。

肺鱗癌與肺腺癌是非小細胞肺癌最常見的類別,分類包括:

  • 小細胞肺癌
  • 非小細胞肺癌:肺鱗癌、肺腺癌、大細胞癌

罹患肺鱗癌會出現如咳嗽、咳血、呼吸困難、發熱等症狀,腫瘤若壓迫到其他部位也會造成不同的症狀。肺鱗癌約佔肺癌患者 12%,僅次於肺腺癌,是男性常見的肺癌類型,與抽菸最密切相關,其他風險因素包括家族史、接觸二手煙、礦物和金屬粉塵、石棉或氡。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肺鱗癌怎麼治療?如何預防?

由於肺鱗癌不易發現且預後差,多數晚期患者存活約 1 年,因此提供患者及時、合適的治療是臨床的一大挑戰。

一般的化療可能同時對抗癌細胞與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大且這種方式對於肺鱗癌治療效果不佳,目前肺鱗癌適用的標靶藥物也僅有一種,雖然副作用相較傳統化療少,但是只能壓制癌細胞生長,無法根除癌細胞,而治療過程可能會產生抗藥性,需要再以化療治療,因此肺鱗癌目前在治療選擇上相對較為有限。

國際上的肺鱗癌治療指引已有免疫合併化療的新選擇,根據最新大型臨床研究數據顯示,晚期肺鱗癌患者使用免疫合併化療相較化療有助延長存活期 2.3 倍。也因此,健保自 2023 年 12 月 1 日起正式給付免疫療法用於肺鱗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成為延長肺鱗癌病患存活期的福音。

莊子儀指出,免疫治療的健保給付過去以免疫標記 PD-L1 大於 50% 以上的晚期肺癌病人為主,現在新的給付範圍,擴大到晚期肺麟癌免疫標記 PD-L1 落在 1 至 49% 之間,可以申請健保免疫治療和化學治療。至於雙免疫治療,目前並無健保給付,屬於自費選項。

莊子儀提醒,肺癌成因包含抽菸(含二手菸)、空氣汙染、家族史、職業環境致癌物如石綿、鎘、砷等因素。肺鱗癌的好發族群包括男性、常抽菸、吸二手菸者或是化學工業工作者,尤其工作環境會接觸到苯、菸草、石棉、焦油等致癌物者罹患的風險較高,因此戒菸並遠離二手菸、避免接觸化學物、避免吸入過多空氣污染源,可以有效降低罹患肺鱗癌的機率。特別是家中若有肺癌患者,罹癌機會更是高達 4 倍,建議定期安排低劑量電腦斷層篩檢,揪出早期肺癌。

文 / 賴以玲  圖 / 楊紹楚

諮詢專家: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胸腔暨重症科主任莊子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