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糖尿病是「胰臟癌」造成!這族群血糖異常該提高警覺

20240125_胰臟癌引發糖尿病!比胰臟癌典型症狀早兩年出現,早治療有機會根治

胰臟位在人體後腹膜腔,大小與一個手掌差不多大,卻是掌管身體中內分泌重要的器官。如今越來越多研究證實,糖尿病與胰臟癌高度相關! 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內視鏡科主任廖偉智提到:「50 歲以上後發生糖尿病患者中,每 100 人當中就有 1 位糖尿病主因是胰臟癌引起。」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胰臟癌引發的糖尿病!比典型症狀早兩年出現

台灣每年新發生的糖尿病個案數約 16 萬人,絕大多數都是第 2 型糖尿病,但千萬別輕忽其中有 1%恐是「胰臟癌」引起的糖尿病,尤其是是 50 歲以後才新確診的個案,特別需要留意。

廖偉智進一步解釋:「 忽然發生糖尿病是一個重要警訊,因為胰臟癌引起的糖尿病會讓血糖升高,這時候腫瘤都還很小,甚至比其他胰臟癌典型症狀提早兩年出現,若這時病人及早開刀,其實是很大的機會能夠根治。

且特殊的是,若是胰臟癌所引起的糖尿病,一旦腫瘤順利切除後,糖尿病問題也跟著改善,所有 50 歲以後新發生的糖尿病患者都不能掉以輕心,醫師也要謹慎評估是否有這樣的可能性,當然搭配必要的病史調查、檢測極為重要。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該如何及早揪出胰臟癌?

臨床醫師會評估,是否有胰臟癌危險因子、其他胰臟癌症狀、影像學檢查是否異常,同時可以搭配 AI 診斷輔助系統,幫助醫師發現 CT 上肉眼難以偵測到的早期胰臟癌,內視鏡檢查也在診斷及併發症處置上扮演重要角色。

2020 年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團隊一項研究,新發糖尿病、有糖尿病史或是體重減輕,都與胰臟癌的發病風險上升有關。其中糖尿病史在4年之內,伴有體重減輕的新發糖尿病患者,胰臟癌的發病風險是正常人 3-6 倍!

近年來,觀察到台灣胰臟癌發生率不斷攀升,廖偉智認為:「台灣現況與西方國家越來越相似,除了因肥胖等文明病以外,再加上人口老化也是因素之一,胰臟癌患者多為 60 歲以上的族群,隨著年齡老化便會看到越來越多這類型病人。」

「低劑量」免疫治療!意外成功讓腫瘤消失

為了攻克死亡率高的胰臟癌,除了早期診斷之外,治療上也更加著重在多科合作、精準化的治療,針對不同細胞型態、不同期別、不同腫瘤大小、侵犯程度,來選擇為傳統手術、化療、放射線治療、也會搭配局部肝灼燒術、免疫治療為輔,在多科相輔相成下為延長患者壽命帶來更大的效益。

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楊士弘提到:「胰臟癌患者中約有 20% 病人是可以直接手術,無法手術的族群考量基因檢測需要時間,一般來說會先考慮進行標準化學治療,等到報告出來後進行治療上的調整。」

有些患者則屬於「局部侵犯性胰臟癌」,這類患者被評估為無法進行手術,若要手術必須切除器官,但當腫瘤已經侵犯重要器官,這時手術對患者預後反而不佳,即便沒有擴散也會優先考慮先做化療。

另外,免疫治療也是胰臟癌中治療選擇之一,主要是透過啟動免疫系統反應,進而辨識及攻擊癌細胞,但免疫治療價格相對昂貴,楊士弘分享:「有患者考量價格因素,所以折衷採取低劑量免疫治療,效果意外出奇地好,最後連腫瘤就完全都不見了,所以依照不同患者的狀況治療策略也是能有所調整跟因應。」即使胰臟癌不像其他癌別藥物選擇那麼多,在多方努力下,仍有機會打擊癌王,讓患者重拾正常的生活。

廖偉智

諮詢專家:台大醫院綜合診療部內視鏡科主任廖偉智

文、王芊淩/圖、巫俊郡

延伸閱讀
難纏「胰臟癌」首排入十大癌症!台大奈米刀治療滅殺癌細胞 技術連國外都來取經
「癌王」胰臟癌難診斷、難治療!5種高危族群每年應做2項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