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30歲就罹患乳癌!為什麼年輕型乳癌治療預後較差?

1024-才30歲就罹患乳癌!為什麼年輕型乳癌治療預後較差?

台灣乳癌患者真的比起國外都來的年輕!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拿出數據佐證:「台灣年輕乳癌患者不少,低於 40 歲確診者就占乳癌患者 9%,歐美國家卻只有大約 4 至 5 %。」根據英國癌症中心研究發現,偏偏年輕乳癌患者預後較年長者差,加上年輕病友同時也是職涯、家庭重要發展階段,治療上面臨更多的困境,醫師呼籲年輕乳癌患者更需要外界更多幫助。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年輕乳癌患者面臨生育勞動困境!

台灣乳癌好發年齡比歐美少了 10 歲, 若乳癌患者在年輕族群比例增加時,對於孕育下一代有極大的衝擊,因為 40 歲以下還有生育可能,這時為了治療可能會被迫停經。林口長庚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郭玟伶提到:「年輕人女性荷爾蒙都還在活躍期,治療成果可能會沒那麼好,加上有些荷爾蒙藥物明文規定要停經後才能使用,甚至有些條文明定一定要切卵巢健保才給付。」

對於年輕型乳癌病友來說,雖可以在治療期間定期注射停經針減少卵巢的傷害,並持續到治療結束之後保留卵巢功能,但相對地可能會錯過最佳生育的年齡,同時年輕女性病友也得面對因治療時而中斷投入職場的可能。

因此,最新乳癌病友家人心聲調查顯示,40.2% 受訪者因經濟因素不使用自費藥物, 特別是 39 歲以下年輕病友更高達 78.3 %,是整體病友的近 2 倍,同時年輕病友在罹癌後,大大影響人生規劃包括婚姻延期、離婚、延誤生育等。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自費治療負擔沈重!年輕乳癌患者更需外界支持

正因為患者若「年輕」對於治療也會很高的期待,「不管是患者本人、家人都會希望趕快透過治療讓生活回到正軌,對治療期待高就會對藥物有更高要求,希望用更好藥物,但相對藥物花費高又付不起。」郭玟伶說出許多年輕乳癌病友所面臨的困境。

導致年輕乳癌患者面臨各式各樣的問題,不單單來自於醫療端,還包含社會、家庭、經濟問題,這些問題及因素會導致患者無法照原定的治療方式進行;相較年長乳癌完全不一樣,年長乳癌患者通常都有一定經濟基礎,子女還會幫忙負擔醫藥費,治療上相對單純。

iStock-854852164
iStock-854852164

但對年輕人而言經濟負擔說最直接、深切地明顯問題,雖然像是標靶藥物效果好,但若沒有健保對許多病友來說負擔太大,高雄醫學大學乳房外科主治醫師侯明鋒說:「以惡性較高的 HER2 陽性乳癌為例,目前健保僅給付 2007 年上市單標靶藥物,近 30 年來針對早期乳癌的標靶藥物有顯著發展,包括 2015 上市的雙標靶藥物,對淋巴有轉移或腫瘤大小較大的高風險病患族群,能減少 28% 復發風險,但平均一年需自費約 113-177 萬元。」

另外 2019 年上市的新一代標靶藥物,則是針對術前輔助治療後未達病理完全緩解的病患族群,相較單標靶治療,能減少 50 %復發風險,平均一年也需要自費約 90 萬元,對於病友來說是沉重的經濟負擔,若是病友無法負擔醫藥費時怎麼辦?郭玟伶說:「就不一定用標靶就採取化療,相對副作用比較強,療效因人而異,若是狀況不好就要趕快再換下一種治療,面臨治療上的挫折會多一些。」

早期積極治療降低死亡率

醫師會思考再治療面上也有很多不同策略,在有好的藥物、跟沒有好藥,把治療效果做最大化,郭玟伶不諱言:「現在健保在年輕乳癌給付上也很缺乏,並沒有針對停經前的乳癌有適當的給付。」這也是乳癌治療下很重要的困境,但若是在早期有機會及早投入較多資源及心力,減少未來復發、進入晚期的機會。

針對年輕病友的醫療友善,除了醫療費用以外,節省醫療時間耗費也是可以努力的方向.目前針對抗 HER2 的標靶藥物,相較於傳統靜脈滴注,另有皮下注射的施打選擇,可減少輸注和觀察時間並避免壅塞在醫院,具有提高生活品質及降低對工作影響等優點,尤其針對正值勞動年齡的年輕病友,減少就診時間及請假時數,避免影響到職涯與人生步調其實十分重要。

文、王芊淩/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早期乳癌如何抗復發?從四大危險因子評估「高風險族群」
朱俐靜乳癌病逝享年40歲!醫師教「乳房篩檢」的三大利器降低死亡率
乳癌病人減肥省標靶藥費 ? 生物相似藥費用低 3 成 降低經濟負擔成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