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中藥調理該如何選擇?

中醫

衛生福利部於今年2月重新公告藥食兩用的中藥材清單,將過去215項的藥食兩用中藥材,剔除蔬果、五穀、魚蚌蝦蟹類、禽獸類等項目,目前僅剩37項,接下來預計檢討「可供食品使用原料彙整一覽表」內的110項中藥材,以符合台灣人民的使用需求。

中國自古以來便有「藥食同源」的思想,其理論最早可追溯到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事實上,在遠古時代食與藥是不分家的,直到近代文明與工業的發展,食物與藥品的製造技術與要求也不盡相同,因此逐漸區分出來。

食療與藥療又有何區分?

關於食療與藥療,在中醫典籍《黃帝內經》中 已經有相當清楚的論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

其文意旨醫師在治療疾病、調整體質偏性時, 剛開始會使用藥性較猛烈的藥物,先減緩疾病的嚴重程度或是阻止病程的進展,但這些藥物容易傷害身體本質,因此不可長期使用,此時應該轉而使用藥性較平和的藥物,持續進行調整,當疾病已經減緩到十去其九,才使用具有性味的食物 進行調養,將疾病完全去除。

如同現代藥物的製造與研發,藥品相較食品或健康食品,需要較嚴格地具備安全性與有效性, 所以在明顯罹病狀態時,使用藥物治療是必須的,直到疾病已經減緩或是停止進展時,食療才能發揮其特色。

癌友勿把食療當藥療

對於癌症患者而言,罹癌後的手術治療、化學治療或是放射線治療,都是對於人體具有極大侵害性的治療方法,許多癌友因為擔心治療的副作用,可能聽信謠傳,找所謂的「中醫」(其實多數是密醫),花了大錢買保健食品,或是被建議長期吃某種食物以根治疾病,反而忽略了確實可以減緩病程的正規療法,往往等到疾病惡化到更嚴重的程度,才遲遲來就診,此時即使是再高明的醫師也回天乏術。

有鑑於民眾對於藥食兩用中藥材、食療與藥療 的差異不甚瞭解,中華民國中醫師全國聯合會授權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於今年4月29日辦理「藥食兩用中藥材管理暨用藥安全學術研討會」,邀請消基會、主婦聯盟代表與專家學者對談,從不 同立場關注這個的議題。以使用健康食品或中藥食療為例,若從消費者的觀點出發,會期盼使用健康食品或是中藥食療能夠發揮治療疾病的功效;但專家學者卻認為:事實上,這樣的期盼往往無法達到,因為食療與藥療在疾病治療的角色 與重要性完全不同,因此也希望政府未來能夠在這方面更加嚴格把關。

中西醫整合治療該如何選擇?

中西醫共治癌症已逐漸成為趨勢,現在已有明確的證據顯示,中醫輔助癌症治療可以改善癌症患者接受治療後的副作用,以支持患者完成治療;也有部分證據表示,某些特定癌症加入中醫整合治療能夠改善患者預後;不過,目前仍沒有發現可以使用單一某種中藥或草藥能夠完全治癒腫瘤。因此,建議癌友們避免輕信來路不明的偏方或是草藥,以免花了大錢,不但沒有產生明顯療效,反而延遲了最佳治療時機。

對於有意願進行中西醫整合治療的癌友們,全民健保已經規劃了幾項癌症患者中醫協同治療的專案:如「腫瘤患者西醫住院中醫輔助醫療專案」、「乳癌、肝癌、大腸癌及肺癌中醫門診加強照護計畫」及「癌症患者中醫門診延長照護計 畫」。目前這些專案只有在合格醫療院所服務的中醫師,經過特定的相關教育訓練與考核才能夠申請,因此民眾可以放心地在這些醫療院所諮詢與就診。

除此之外,為強化中藥材的品質管控,避免民眾服用到來路不明、摻假或低品質的中藥,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多年來在中藥界進行推廣與耕耘,近年已經有數家GMP藥廠商推出「優質中藥材」,從藥材的栽種源頭、進口輸送與儲存、藥 物炮制、產品符合國家污穢物質法規檢驗與完整的包裝標示等細節進行高規格管控,以確保民眾 使用到安全且高品質的中藥材。目前台灣也有許多醫療院所開始常規使用這些具有履歷保證的中藥材,民眾也可選擇有使用這類中藥材的醫療院所就診。

中醫與西醫的癌症整合治療並不局限於手術、 放射線與化學治療前後的輔助治療,中醫更重視全人全方位的醫療,從生活習慣、飲食起居、情緒壓力等可能的病因進行管控,並針對患者的體質進行個別化的調整,以期達到更好的治療效 果。若癌友有相關需求,可針對以上方針,選擇信任的醫療院所與醫師進行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