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有腫塊就是罹癌?看懂「乳癌」發生原因、篩檢方式、高危族群及治療方法

20230707_女性十大癌症之首「乳癌」:了解乳癌的成因、篩檢和高危險因子

歌手朱俐靜因乳癌過世、藝人朱芯儀正跟乳癌搏鬥,除此之外,過往演藝圈內早有多名女藝人不敵乳癌而病逝。根據國健署公布 109 年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乳癌已連續 18 年蟬聯我國女性發生率的第一位,顯示乳癌對女性健康的嚴重威脅不容小覷。

109 年國人最新癌症登記報告顯示,新診斷乳癌個案為 15,259 人,是婦女癌症發生率第一位;而就同年度的十大癌症死因統計,乳癌為婦女癌症死亡率第三名,有 2,655 名女性死於乳癌,表示每天有 7.3 人因此失去寶貴生命。

過去乳癌好發族群年紀約為 45 至 69 歲之間,但近年來,乳癌有逐漸年輕化趨勢!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副理事長何雪萍拿出數據佐證,「台灣年輕乳癌患者不少,低於 40 歲就確診者占乳癌患者 9%,而歐美卻只有 4 ∼5%」。

不過,乳癌年輕化的問題不僅發生在台灣,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曾令民表示,亞洲各國也面臨此狀況,包含香港、新加坡、韓國等,患者年齡平均比西方國家提早 7 歲。

而年輕病友正值職涯、家庭重要發展階段,治療上也面臨更多的困境。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林季宏指出,乳癌預防及定期篩檢相當重要。而就預防上,應先了解高風險族群,並著手改善相關危險因子。

過去乳癌好發族群年紀約為 45 至 69 歲之間,但近年來,乳癌有逐漸年輕化趨勢!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乳癌年輕化!這些人容易被找上

乳癌發生的原因,主要是先天遺傳、環境及女性荷爾蒙等多種因素交互作用結果。林季宏提到,12 類民眾是罹患乳癌的高風險族群,危險因子比起其他族群高,更應注意自我乳房的健康,並定期篩檢。

  1. 家族有乳癌病史:若祖母、母親、姊妹、女兒罹患過乳癌,尤其在 40 歲以前發生(早發型乳癌),其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提高。
  2. 初經早、停經晚:若女性初經來的較早(11 歲以前)或停經太晚(55 歲以後),罹患乳癌的風險會提高。
  3. 未曾生過孩子、未曾母乳哺餵過 、晚孕(在 30 歲後才生第一胎)
  4. 一側乳房曾得過乳癌:有乳癌個人病史,女性若曾有一邊乳房曾經罹患過乳癌,另一邊乳癌的發生率則會增加。
  5. 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6. 經常使用口服避孕藥,或更年期進行荷爾蒙補充療法等族群。
  7. 不良生活習慣者:缺乏運動、酗酒、抽煙等。
  8. 喜愛高脂肪飲食、肥胖者。
  9. 停經後肥胖,或停經前過瘦。
  10. 曾頻繁患有良性乳房腫瘤者。
  11. 乳房切片有不正常細胞增生現象。
  12. 環境荷爾蒙,如塑化劑、雌激素等:長期累積會擾亂人體內分泌系統,造成乳癌風險增加。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繼續閱讀

有腫塊就是乳癌?這些症狀不能忽視

乳癌好發部位以「乳房外側」為最大宗,佔 45 ∼ 50%,因為此部位的乳腺組織較發達且面積較大,發生乳癌的機會相對較高;其次為中央部位、乳頭及乳暈的周圍佔 20 ∼25%。

乳癌初期沒有症狀、也不會疼痛,多數患者都是在觸摸到乳房腫塊後才發現,因此女性朋友應養成自我檢查及定期篩檢的習慣。不過乳房出現硬塊不一定是乳癌,臨床上有九成屬於良性,可能是乳房組織增厚、纖維囊腫等。

乳癌常見症狀包括:
1.乳頭出現異樣分泌物
2.乳房有局部或全面性凹陷
3.乳房皮膚紅腫或潰爛
4.腋下淋巴腺紅腫
5.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

乳癌檢測有哪些?35 歲開始建議定期做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提醒,若想分辨乳房腫塊為良性或惡性,是無法單靠「觸摸」來判斷,建議盡快就醫安排更詳細的檢查。乳房常見的影像檢查有乳房X 光攝影、乳房超音波、乳房磁振造影檢查(MRI),民眾可依據年紀、家族史選擇自己該做的檢查。

由於年輕女性常乳房組織密度較高,40 歲以下建議可利用超音波做為第一線乳房檢查的選擇,若發現有異常病灶再進一步安排細其他影像檢查。如果有乳癌家族史、或曾接受乳房手術等,則需搭配乳房磁振造影(MRI)檢查以提高診斷率。

如果年紀超過 40 歲或更年期之後的女性,由於乳腺萎縮被脂肪組織取代,通常會建議乳房攝影與超音波併用,發現異狀再進一步使用 MRI 檢查。

最適合檢查的時間是在每月經期結束後的第 2、3 天至 1 週內;停經後的婦女可訂每個月的第 1 天做檢查。經後的婦女可訂每個月的第1 天做檢查。

沈彥君呼籲,乳房篩檢若只靠自我檢查仍有盲點,應主動定期到醫院安排乳房篩檢,交由專業醫師揪出可疑病灶,才可有效提早發現、及早接受治療,以降低乳癌死亡率。

照片檔 ID:1019862218
乳房篩檢若只靠自我檢查仍有盲點,應主動定期到醫院安排乳房篩檢,交由專業醫師揪出可疑病灶。

乳房自我檢查

  • 看一看:在鏡子前面,雙手放在腰部,細心觀察乳房在形態和大小上有無變化,例如,皮膚上有無點狀凹陷,輕壓乳頭有無分泌物等。高舉雙臂,再觀察乳房有無上述之改變,再看看乳房和上次檢查時有無不同之處。
  • 摸一摸:一手抱頭,一手用中間的三個手指靠攏,指腹塗上肥皂後檢查對側乳房,用手指指腹輕壓乳房及腋下的每一部位,感覺有無硬塊。
  • 躺著摸:仰臥床上,右手置於頭下,左手手指靠攏伸直,用指腹抹上乳液去檢查右側乳房及腋窩內有無硬塊。檢查應以畫小圈的手法按下,感覺乳房內有無硬塊,用環繞乳房的方式,由外至內,直至乳頭位置。完成一邊檢查後換邊。

乳房超音波

乳房超音波就像其他的超音波一樣,是用高頻率的音波來查看組織的波動,因為沒有輻射,所以懷孕、各年齡層都適合使用;東方女性的乳腺較為緻密,特別是年輕女性。因此即使已摸到腫塊,在乳房攝影之下,往往會呈現白茫茫一片,難以辨識腫瘤位置。此時利用超音波反射原理來檢查乳房內有無腫塊,有助分辨乳房腫塊的類別,進行初步的診斷與評估。

檢查時間:10 〜20 分鐘。 優點:非侵入性檢查,對身體沒有副作用。 缺點:不容易偵測到早期乳癌。 適用族群:沒有家族史的 40 歲以下女性。

乳房磁振造影(MRI)

可與乳房攝影和超音波相互互補,做為特殊病例的輔助檢查。雖不擅長偵測鈣化,但在抓出乳房軟組織的病灶方面相當敏感,有助於確定腫瘤的位置和大小,以及侵犯程度。

檢查時間:30 〜40 分鐘。 優點:無放射線,精準度高。 缺點:不容易偵測到乳癌特殊的鈣化點。 適用族群:有家族史的女性,或接受過乳房手術的女性。

乳房 X 光攝影

是篩檢早期乳癌的主要檢查方式,能在患者或醫師摸到腫瘤前即發現腫瘤。乳房攝影是使用低輻射劑量 X 光透視乳房,可偵測乳房的囊腫、鈣化點或腫瘤等病灶,有助於早期發現乳癌,並降低死亡率。

檢查時間:20 〜30 分鐘。 優點:非侵入性檢查,使用低輻射劑量 X 光。 缺點:需把乳房壓平做檢查,產生痛感。 適用族群:有家族史或 40 歲以上女性,如遇懷孕請告知醫護。政府補助 45 〜69 歲女性、有乳癌家族史 40 歲的女性,每 2 年 1 次免費的乳房攝影檢查。

依據乳癌的分類、分期,制定治療計畫

乳癌分為四個類型、兩個亞型,共五型;並會依照腫瘤大小、腋下淋巴結轉移與否、遠處是否轉移等,分為五期。會依據其分類、分期,制定治療計畫,以達到最好治療效果。

乳癌分類腫瘤病理參數及治療方向
管腔細胞 A 型
(HR 陽性)
1.ER 及 PR 均為陽性、HER-2 陰性、Ki67 低
2.荷爾蒙治療,視狀況加入化學治療
管腔細胞 B1 型
(HER-2 陰性)
1.ER 陽性和/或 PR 陽性、HER-2 陰性、高 Ki67
2.先進行化學治療,再進行荷爾蒙治療
管腔細胞 B2 型
(HER-2 陽性)
1.ER 陽性和/或 PR 陽性、HER-2 陽性
2.接受化學治療+抗 HER-2 標靶藥物→荷爾蒙治療
HER2 類型
(HER-2 陽性)
1.ER 陰性和 PR 陰性、HER-2 陽性
2.標靶藥物治療、單標靶藥物治療、雙標靶藥物搭配化學治療
三陰性
(基底細胞癌)
1.ER 陰性和 PR 陰性、HER-2 陰性
2.化學治療,可考慮免疫治療、細胞治療
名詞解釋: ER (Estrogen Receptor, 雌激素受體)、PR (Progesterone receptor, 黃體素受體)、Her-2 ( 人類上皮因子接受體第2 蛋白)、Ki-67( 癌細胞增生程度和侵犯性)
乳癌臨床分期 零 期:原位癌,為最早期乳癌,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 第一期:腫瘤較小,沒有腋下淋巴結的轉移,或是僅有少數轉移且乳癌分型為預後較好之亞型等。 第二期:腫瘤通常較大,腋下淋巴結可能有轉移。 第三期:腫瘤通常較大,甚至侵犯到皮膚或是周遭組織,腋下淋巴結有多處轉移。 第四期:已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或是遠端淋巴結,最常轉移的地方包括骨骼、肺、肝或腦。 

常見的乳癌治療方式

乳癌治療會依據病人的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結合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 手術治療:惡性腫瘤的手術切除,一直是癌症治療的首要考量,目的在於完全切除腫瘤和腋下淋巴結廓清。淋巴結是否有乳癌細胞轉移,是乳癌病患最重要的預後因子,有了正確的分期,才能計畫術後的治療,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 放射線治療:利用高能量射線來局部性消滅癌細胞。部分患者於乳房切除後,需給予輔助放射治療,以減少病患局部腫瘤復發的可能性 。
  • 化學治療:利用化學藥物將體內惡性腫瘤細胞,殺死或抑制其發育,但也會殺死正常細胞。
  • 荷爾蒙治療:利用抗荷爾蒙藥物來阻斷其對癌細胞的刺激,透過抑制雌激素作用從而減緩或停止癌細胞生長
  • 標靶治療:針對癌細胞的特定生長因子發展出的藥物,不會殺死正常細胞,副作用較少。對特定的癌細胞具有針對性,能識別、鎖定並攻擊癌細胞。
  • 免疫治療& 細胞治療:包含以免疫調節點抑制劑為主的藥物治療,或以細胞治療為主的治療。其概念是建立患者擁有較完整的免疫系統機制,攻擊癌細胞使其凋亡,提升存活率。
照片檔 ID:964904920
乳癌治療會依據病人的情況,制定個人化的治療方案,並與病人充分溝通。

主流治療方式,將腫瘤先縮小再手術

改變對乳癌患者的心理衝擊,劉良智說,目前較為主流的方式是,先採用化學治療、荷爾蒙治療、標靶治療,將腫瘤體積縮小後再進行手術,可大幅縮減傷口的大小,並保留較多的乳房。

如果是早期乳癌且沒有明顯廣泛性淋巴腺轉移,則可採用內視鏡微創手術,這個時候通常會從腋下、乳暈、乳房下緣三處下刀取腫瘤,將手術傷口隱藏於較不明顯的位置。

不過,如果腫瘤生長的位置較差,或有癌細胞轉移疑慮,也是有需要進行全乳及腋下淋巴結切除的可能性,這時候就會在胸前留下較長傷口;若使用傳統的乳房保留手術,也會在胸前、腋下留下傷口。

專家提醒,乳癌已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透過乳癌篩檢能提早發現、及早治療,大幅提升存活期,目前早期乳癌的5 年存活率超過九成,呼籲女性朋友應注意自身身體狀況,若有疑慮,建議至一般外科(乳房外科)就醫。

文/王芊淩、黃慧玫 編輯/黃慧玫 圖/楊紹楚

諮詢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乳房醫學中心主任 曾令民、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 林季宏、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 沈彥君、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外科部乳房外科主任 劉良智

延伸閱讀
寧願美死不要醜活!時尚網紅覃正萱:強大的愛美力,讓我勇敢戰勝乳癌
確診婦癌別喪生機!心理諮商師傳授 3 方法排解心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