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乳癌治療困境:健保給付時限釀患者用藥瓶頸

20250507_乳癌晚期治療需砸錢自費續命!患者靠健保給付僅2年

根據癌症登記報告,乳癌連續 20 年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一,每年新增約 1.7 萬名女性確診,且國人死因統計結果顯示,台灣乳癌死亡率長期呈現不降的趨勢,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指出,如果乳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依舊無法控制,那麼政府想力拼 2030 年癌症標準化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恐怕有難度。

乳癌晚期治療需砸錢自費續命!患者靠健保給付僅2年 

黃柏翔表示,最多人罹患的乳癌分型是 HER2 陰性乳癌,其用藥以 CDK46 抑制劑為主,健保雖有給付,但只能給付 24 個月,因此病人治療後,即使疾病控制不錯但時間期滿也只能自費或停藥。一名8年前確診乳癌晚期的病友小P無奈表示,自己在 2 年多前癌症復發,醫師建議她使用自費 14 萬至 21 萬的療程,甚至,在職場上需要休長假療養,最終因公司的不諒解和刁難也只能選擇離職。這一連串的問題,不是個案而是許多晚期乳癌患者遇到的困境。

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也指出,協會近期訪談多名乳癌病友,許多晚期病人希望積極治療,但藥物即使納入健保,也有「給付期限」,給付療程至多18至24個月,期滿後必須轉為自費,且健保給付設有自然停經者不可用藥等嚴苛條件,許多病友無法用藥。

晚期乳癌治療瓶頸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4解方

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表示,近年健保納保很多新藥,從數據上來看確實有效降低總體醫療負擔,也減少很多無形的社會成本,因此期盼民眾給予健保更多支持,讓健保在用藥上能給予病人更多協助。另一方面,為了協助晚期乳癌病友擺脫困境,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出4項解方:

  1. 加速新樂納保給付程序,乳癌用藥跟上國際指引。
  2. 放寬健保對晚期乳癌用藥的限制,增加用藥選擇。
  3. 推動病友再就業並增加企業聘用病友誘因。
  4. 提升心理支持、藥物諮詢、輔助性治療可近性。

上述是晚期乳癌患者幾乎都會面臨到的狀況,尤其晚期用藥的多重限制,讓健保藥看得到吃不到,病友仍需自費負擔,這都是壓垮每一個生命的稻草。

文/劉一璇、圖/楊紹楚

諮詢醫師:台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黃柏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