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癌、頭頸癌是台灣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雖然剛開始的症狀只是嘴巴破、口臭、舌頭痛,但其實腫瘤已經在皮膚底下慢慢的生長起來。
7 月 27 日是世界頭頸癌日,根據 2020 年國際公共衛生的研究統計,全世界每年大約有 65 萬 7000 名口腔、咽喉癌的新病例,換算下來每 10 萬人中大約有 9 人會得到口腔癌;但台灣的發病率,是每 10 萬人中有 32.46 人會罹患口腔癌,是全球最高的;而且台灣男性的發病率是女性的 10 倍,已經連續 12 年蟬聯台灣男性癌症最常見的第 4 名。
「雖然頭頸癌的症狀相比其他癌症已經非常明確,但因為患者多半是家中的經濟支柱,忙於工作,容易輕忽症狀,總是拖到痛得受不了,或是已經潰爛出血,在家人陪伴下才願意就醫,所以還有半數的患者確診時已經是第三、四期。」台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頭頸愛關懷協會理事長楊政杰說。
6 大症狀出現建議做 2 種篩檢
根據台灣癌症登記資料統計,頭頸癌發生年齡中位數僅 56 歲,明顯低於其他癌症,如大腸癌、肺癌都是 65 歲、肝癌 64 歲等,而男性發生率為女性的10倍,患者發病時多半還在職場,仍然是家中經濟支柱,更難拋下一切直接去治療。
楊政杰說,頭頸癌的症狀其實相對容易察覺,因為症狀通常都是肉眼看得到的,所以如果有異狀的話一定要趕緊就醫檢查,「千萬不要因為覺得是常見的小症狀就輕忽,延誤就醫時機。」
頭頸癌類型
- 口腔癌及口咽癌
- 鼻咽癌
- 喉癌
- 鼻腔及鼻竇癌
- 下咽癌
- 甲狀腺癌
常見 6 大警訊症狀
- 口腔腫瘤:
- 口腔出現局部腫脹、腫塊
- 二星期以上未癒合的口腔潰瘍、口臭
- 口咽腫瘤:
- 吞嚥困難
- 口咽局部疼痛、牙關緊閉
- 喉部腫瘤:
- 出現呼吸困難、哮鳴聲、聲音沙啞
- 喉部局部灼熱感、喉嚨疼痛
- 吞嚥困難、咳血。
- 下咽喉部腫瘤:
- 吞嚥困難
- 喉部疼痛、咽喉異物感
- 鼻及副鼻腔鼻竇腫瘤:
- 出現帶有血絲的鼻分泌物、鼻塞
- 聽力變差
- 臉部腫脹而導致疼痛
- 複視、耳鳴、頭痛
- 流鼻血。
- 頸部有不正常或快速成長之腫塊突起。
楊政杰說,其中最常出現的症狀就是吞嚥困難,如果再加上有「吸菸、嚼檳榔與飲酒」,即所謂的「A(Alcohol,酒精)、B(Betel nut,檳榔)、C(Cigarette,香菸)」3 大危險因子,就要特別注意是不是頭頸癌。
而如果要檢查頭頸癌,可以做 2 種篩檢:
- 口腔黏膜篩檢:以棉花棒刮下口腔黏膜,進行培養檢查。
- 內視鏡檢查:類似大腸鏡、胃鏡的作法,利用內視鏡查看口腔、鼻咽、口咽、下咽、喉及食道是否有腫瘤。
不要怕治療,才能有治癒的生活
雖然目前已有許多治療方式,但目前多為手術、放射線治療、化療,會傷害原本的口腔組織,導致顏面損傷與語言能力受損,除了治療癌症之外還要面對異樣眼光,甚至讓人際關係受到影響。「比起治療,更大的挑戰其實是治癒後的生活。我們也鼓勵患者嘗試藉由病友團體的支持,勇敢走入人群、回到生活當中。」
台灣樂天醫藥與頭頸愛關懷協會,也特別拍攝頭頸癌防治影片《有光的所在,就有希望》,藉由樂觀風趣的癌友故事,鼓勵更多癌友積極治療、勇敢面對。
文/盧映慈 圖/何宜庭
延伸閱讀
口腔癌會有 5 種特殊症狀!戴口罩就聞到自己口臭、口腔長白斑都要小心